声韵中华,共诵经典!国际教育学院(东盟人文学院)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圆满落幕
为响应第 28 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号召,促进中外文化交流,提升学生语言应用能力与人文素养,9 月 23 日,国际教育学院(东盟人文学院)举办 “声韵中华,共诵经典”——中外学子普通话诵读大赛,以赛为桥,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普及与中外文化交融。
本次活动吸引32名来自中国、老挝、越南、喀麦隆、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报名参赛,共组成五支中外混合队伍进行比赛。诵读作品时间跨度极大,从盛唐的浪漫豪情的《将进酒》到宋代的旷达哲思的《水调歌头》,再到讴歌近代民族复兴的《百年交响》以及赞颂当代祖国壮美山河的《月光下的中国》、《山水贵客》,构成了一幅波澜壮阔的中华文化画卷。部分队伍巧妙融入背景音乐、设计肢体动作,多支队伍以脱稿形式呈现,将中华经典的文化内涵与情感魅力传递给现场每一位观众,热烈氛围点燃了中外学子对中华经典文化的学习热情。
图一 第一组《月光下的中国》
图二 第二组《百年交响》

图三 第三组《将进酒》

图四 第四组《山水贵客》

图五 第五组《水调歌头》
活动成效显著,在多方面实现突破。文化认同上,中外学子通过诵读经典,深入接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髓。外国留学生直观感受汉语之美与中国文学韵味,中国学生在协作中提升文化传播主动性与自信心,双方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进一步加深,真正体现了“各美其美,美美与共”的文化交流宗旨。
语言能力提升方面,外国留学生在备赛与比赛中,反复练习发音、揣摩语调语速,语言应用能力明显提高;中国学生在协助外国同学理解作品、纠正发音时,也强化了汉语表达的精准度,真正达成 “以赛促学、共同进步”。
跨文化融合层面,中外混合组队打破国籍与文化壁垒。参赛队伍在共同选稿、排练、展示中,增进了解与信任,培养团队协作意识,形成 “多元共生、互学互鉴” 的良好氛围,为学院涉外教育跨文化融合实践积累宝贵经验。
未来,学院将继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纽带,结合涉外教育特色,策划更多形式多样、内涵丰富的语言文化活动,持续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普及,深化中外学生跨文化交流,助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文化自信的新时代学子。
文/图:周子琛 敖丰雪
一审:彭然
二审:代莉莉
三审:罗敏